芽芽學麪包——記錄與思考麪包關鍵過程

綜合評分 9.8
每一種能力的獲得,在於正確的重複!——濟群法師 麪包的條件控制好複雜,樂趣也在於此! 只有通過多練習,才能做到想要的口感和組織! 麪包製作的原理,往深裡說,能到分子生物學。家庭製作,稍微瞭解一點就好啦!! 往簡單說,一言以蔽之,需要揉麪形成結實、啞光薄膜包裹住酵母有氧呼吸產生的足夠的二氧化碳!(發酵的過程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,只是無氧呼吸會弱一些) 酵母生長的過程會產生很多中間產物,即麪包的香味來源! (需要結實薄膜,需要酵母有氧呼吸的二氧化碳,於是要避免期間人為對膜的破壞,避免酵母氧氣不足進行酒精發酵,產生酒精和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~) 麪包製作過程是環環相扣的,其中一個出差錯,則滿盤皆輸! 好吃的麪包,應該做到製作時每個步驟的分寸有度, 過與不及,都會引起麪包組織不好,聞起來沒有香味之類的問題。 把我每次做麪包的過程記錄下來, 有失敗的有成功的,便於自己查閱與反思! 每款麪包配方會記錄在照片說明裏。 親們儘可在此處傳圖片,原則是圖片請帶上文字配方或者配方詳細出處,請君悉知~ 此菜譜純粹是個人學習與經驗的總結,有錯誤之處,請君指正! 貪圖和諧的聊天氛圍,不喜勿噴,高手勿噴!

用料

  • 酵母 法國金燕耐高糖酵母、安琪乾酵母。葡萄天然酵種
  • 黃油 安佳、總統、多美鮮、伊尼斯、愛樂薇、德運

做法

  • 重要提醒!!!: 麪包品嚐中,很多時候靠色香味觸來感覺品質的好壞的。 然而,麪包製作中,完全靠感覺容易摸不著頭腦,學過數理化的親們,此篇文章中的‘’數字‘’很重要!!! 把定性的感覺變成定量的判斷,麪包製作能變得可控一些,好操作哦~ 本文的主題是‘’直接法山形吐司的不難吃之路(即發乾酵母版)‘’, 其他麪包,請親們觸類旁通。 (一次發酵的麪包、冷藏發酵的麪包和天然酵種的麪包,發酵方式很特別,不在討論範圍啦!) 此篇文章觀點出處很多(麪包書裡的、大神分享的經驗、學了多年微生物學的感受),不一一感謝了~

  • 第一步,稱量。 決定成敗的第一步,可別出差錯哦~ 最開始做麪包時,本人容易犯的毛病:添減配方原料!大錯特錯呀! 西式麪點最講究的是配比精準! 因為不同的配比,做出來的麪包口感、組織、個頭、香味的確有它的特色之處,因原料不同而吃起來感受不同~ 苦心經營,精工細作,麪包是不會辜負我們的味蕾的,會驚豔! 別因為淡奶油、奶油乳酪開封了怕壞, 純牛奶24小時內飲用, 雞蛋稱完還剩半個,而改配方哦~ 唯一需要改動的地方是,麪粉吸水性會因品牌不同、季節不同,因此而增減配方中的液體量。(液體量大,出膜薄。液體量太小,膜太韌麪包長不大。需要合適的液體量)

  • 芽芽學麪包——記錄與思考麪包關鍵過程的做法 步骤3

    揉麪。 揉麪的核心在於讓小麥裡的麥谷蛋白和麥醇溶蛋白形成麪筋網。 有些材料會阻礙麪筋網的形成。 有些材料會促進麪筋網的形成。 需要靠感官和資料學習~ 揉麪的兩個作用: 一、蛋白質吸飽水的過程,同時麥谷蛋白和麥醇溶蛋白裡的氨基酸有S—H鍵形成S—S鍵。 原理為:機械、手工強力揉搓,分子運動加劇,蛋白質能吸飽水分,並且氨基酸之間的S—H鍵碰撞,形成S—S鍵,即麪筋網縱向骨架和橫向骨架的形成。 (分子是一直在運動的,浸泡醒面的方式是給分子足夠的時間,也能形成S—S鍵,形成麪筋網。) 麪筋網一旦形成,就有包裹二氧化碳的能力了,麪糰發酵時就能長大。 擴充套件階段即是麪筋網形成的階段,很重要很重要!!! (剩下的—H鍵變得獨立,所以麪糰成酸性,剛好酸性環境適合酵母生長。) 此外,發酵過度的麪糰,氣體過多,S—S鍵的強度不夠,就斷裂。麥谷蛋白和麥醇溶蛋白就像蓋的房子裡的豎向柱子,S—S鍵是橫向連線柱子間的樑。 樑斷了,柱子是容易倒的!!!並且,無法復原!!!只能捨棄此次麪糰,當老面。 二、揉麪的另一個作用是將空氣包裹到麪糰裡。因酵母有氧呼吸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是需要氧氣的。 (酵母無氧呼吸只能產生很少量二氧化碳,且不需要氧氣,而是直接將葡萄糖轉化成乳酸、酒精、二氧化碳。) 揉麪完成時,拉開的膜裡會有白白的氣泡點,是空氣,是出膜良好的表現。 其中,這一點牽涉到手工揉麪時手的姿勢,能把空氣包裹入麪糰的方法都是很可行的。(其中一個方法是,拉起麪糰尾部,往前蓋到其他麪糰上。)

  • 芽芽學麪包——記錄與思考麪包關鍵過程的做法 步骤4

    揉麪會經歷四個階段: 一、拾起階段 (材料沒混勻,很粘手)。 二、成團階段 (材料已混勻,但麪糰表面坑坑窪窪,拉不開膜,很粘手)。 三、擴充套件階段 (蛋白質吸飽水分,厚膜基本形成且洞口鋸齒,膜上很多絲,麪糰表面偏光滑,只是稍粘手)。 通常,加入黃油鹽後,麪糰還會在擴充套件階段停留一段時間。 四、完成階段 (黃油鹽混入麪糰,且分佈均勻,有的配方面團可達到完全不粘手。膜啞光、有白色氣泡點、韌性強)。 擴充套件階段的判斷很關鍵, 上圖為擴充套件階段的膜:麪筋已吸足水分,麪糰表面光滑,能拉出厚膜、膜破洞的洞邊緣為鋸齒狀。 擴充套件階段之後加入阻礙麪筋形成的原料比較好, 黃油鹽能增強麪糰膜的延展性(膜會變薄)及強度(膜很結實),但阻礙麪粉裡的蛋白質吸水, 所以,需要在擴充套件階段之後加入黃油鹽,這樣出膜就八九不離十了!!! 此外,可可粉(用少量水化開)、抹茶粉(用少量水化開)、黑芝麻、堅果等可在完全出膜後加進去,稍微揉勻即可。

  • 芽芽學麪包——記錄與思考麪包關鍵過程的做法 步骤5

    關於揉麪出薄膜。 再強調一遍,個人經驗認為:出膜的關鍵在於對擴充套件階段的準確判斷!!! 擴充套件階段麪糰已表面光滑、能拉出厚膜、破洞邊緣鋸齒狀! 在擴充套件階段之後,再加黃油鹽,基本都能揉出膜哦!!! 完成階段出膜的特點: ①啞光:需要黃油是軟化的,過硬不行,過軟化了不行。(啞光說明麪糰溫度適宜且黃油已經被揉勻~吐司組織泛雪光,靠它!!!) ②結實:膜結實比薄更重要,所以建議新手選用液體量要合適,可暫時考慮用250g麪粉150g到170g液體量。(結實說明蛋白質比例高且吸飽水分,麪包會好吃~) ③薄膜:薄到看得到手指紋路,膜薄能讓組織緊密好吃。(薄說明黃油被揉勻,組織會孔洞小、綿密~) 有一次在思考這個膜如何成啞光的問題。 然後查了一下,無水黃油(就是一般的黃油)熔點35℃。 17℃以下是固體, 17℃到35℃膏狀, 35℃以上成液體。 個人感覺,固體狀的黃油加入麪糰會分散不均勻,膜不容易變薄。 液體狀的黃油加入麪糰,麪糰不易吸收,膜會油跡跡的。 17℃到35℃之間膏狀黃油能讓薄膜啞光,與酵母緩慢發酵的溫度是一致的。 所以,溫度對面包的製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~

  • 芽芽學麪包——記錄與思考麪包關鍵過程的做法 步骤6

    第一次發酵。 發酵的核心在於:通過對外界環境的控制。讓酵母在合適的範圍內生長。 而微生物學裏常講:溫度對細胞內酶活性影響很大。酶是生化反應的催化劑。細胞的新陳代謝依賴於酶。 當然,人不例外、酵母也不例外。 所以溫度對酵母活性影響很大!!!(蛋白酶、澱粉酶、麥芽糖酶等) ‘’麪糰溫度‘’對面包的發酵影響非常非常大,控制不好,什麼情況都會發生!!! 酵母在5℃以下,休眠不工作。(乾酵母可冷凍儲存) 5℃到28℃,緩慢生長、緩慢發酵。(第一次發酵的溫度,一發要慢發酵,麪包會很香) 28℃到35℃、酵母活性最強。(第二次發酵的膨脹需要此條件,二發要快發酵,麪包才長得高) 40℃以上,被燙死的風險很大。 此外,溫度每降1℃,發酵時間延長10到15min。 溫度每降9℃,酵母活性降低一倍。 (25℃,一發需要兩小時,28℃需要一個半小時) 第一次發酵的關鍵是:一發需要慢發酵,讓麪糰充分熟成,產生足夠的香氣,且保證營養不至於被過度消耗,二發無力的問題。 務必讓酵母在溫度較低的狀態下緩慢生長(即5℃到28℃條件下,冷藏發酵除外),此生長過程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同時進行的。溫度若太高(超過30℃),麪糰中的營養被過度消耗。沒香味且組織粗糙如饅頭。 揉麪完成時,控制麪糰溫度為26℃到28℃,能讓酵母充分發酵,麪包會香氣十足。 (注意,是麪糰溫度,需要揉麪時通過控制液體的溫度來控制麪糰溫度。)

  • 芽芽學麪包——記錄與思考麪包關鍵過程的做法 步骤7

    第一次發酵完成時的判斷。 手指沾麪粉,戳洞,麪糰不回縮不塌陷。 (個人感覺,麪糰表面能看出來已經充分膨脹——很關鍵!!!,然後洞口不回縮,洞口以下的面的稍微回縮,即手指戳洞後,洞的形狀是‘’漏斗狀‘’為最佳狀態!!! 若再繼續發,就會變成整個洞口完全不回縮的圓柱狀,則是在發酵過度的邊緣了。) 回縮,需要再發10min到30min或者更長時間。(如果雖然回縮厲害,卻放棄繼續發酵了,就進行下一步,則麪粉未充分熟成,麪包口感跟饅頭似的,很硬) 塌陷,發酵過度,麪筋網被二氧化碳撐斷了,後面的搶救操作會於事無補,放棄吧。 此外,外部環境控制在26℃到28℃。麪包的營養都得以儲存且聞起來香味十足。 發酵完成時,麪糰溫度基本會升到28℃左右。 一發的溫度很重要。 關於一發時的‘’溼度‘’,如果室內溼度高,則溼度不用特別在意,麪糰上要加蓋或保鮮膜就可以。(比如南京全年溼度在70%左右,除了刮北風時低點。) 如果室內溼度很低,在北方偏乾燥地區,就務必需要創造合適的一發環境。溼度65%到75%都OK啦。此溼度下,酵母會很容易生長。

  • 芽芽學麪包——記錄與思考麪包關鍵過程的做法 步骤8

    分割。 分割同樣等分的麪糰,能保證二發時,麪糰時間一致。(儘量分割麪糰是整塊的吧,組織不易受破壞) 滾圓。 滾圓讓麪糰的麪筋保持緊繃且一致。 鬆弛,便於整形時不回縮,麪包組織不炸裂。 (鬆弛完成時的狀態判斷非常!非常!非常關鍵!麪糰的特點是:手指按壓,稍微反彈。    若麪糰反彈得厲害,則麪筋組織還緊繃,直接擀卷,麪筋很易被擀斷。如若沒斷,在二發烘烤時,也會因太緊繃而炸開,麪包毀容了!     若麪糰完全鬆弛不反彈,第二次發酵時,麪糰還沒有發酵好,麪筋力度就不夠用了,開始塌了,麪包長不大的。)

  • 排氣, 排出的是酵母生長產生的二氧化碳。 一者,二氧化碳太多,酵母沒有氧氣,無氧呼吸增強,會有酸味和酒味。 二者,排出氣體的過程就像橡皮筋被拉長後,被還原的過程。所以麪筋組織恢復緊繃,利於第二次發酵包裹氣體。 (第一次發酵後,麪糰很脆弱。應避免人為對組織的破壞。 排氣的手法應注意輕柔,是擀麪杖向下按壓,輕輕的往前推。 而不是,生猛的往前推,會撕裂麪糰的)

  • 芽芽學麪包——記錄與思考麪包關鍵過程的做法 步骤10

    擀卷, 吐司的配方里,一般會寫2.5圈到3圈。 個人觀察了一下,長得高組織也還行的吐司基本卷2圈,即20cm長的麪糰差不多卷兩圈。 若不糾結高度,卷2.5圈(即擀卷在25cm長左右),二發溫度適宜,則組織會相當綿密且能拉絲。好吃哦~ (補充,其實卷2.5圈,然後二發嚴格控制麪糰溫度由26℃~28℃升到32℃~35℃,也會長得高,且非常好吃,這是二發最佳狀態,室溫25℃的春天秋天最易達到,可遇不可求!) 卷1.5圈的情況,本人失敗過,卷卷太鬆散,組織有點粗糙。 個人經驗:要想吐司組織兩側無沉積,請君注意擀卷寬度,兩側分別應比吐司盒窄差不多1cm到2cm。 即卷卷寬度6cm到8cm之間,可避免兩側無沉積。吐司外觀上兩側的圈圈是豎直拉長的形狀,則情況較好(而不是沉在底部)。因為,這樣二發時,麪糰有空間脹開~

  • 芽芽學麪包——記錄與思考麪包關鍵過程的做法 步骤11

    第二次發酵。 吐司第二次發酵的條件控制是需要非常!非常!非常!嚴格的。 比較良好的狀態是:外部環境溫度控制在35℃到38℃之間,溼度在75%到85%之間。       且二發開始時,麪糰的溫度為25℃到28℃之間,二髮結束時麪糰溫度上升到32℃到35℃之間。 此狀態的吐司長得高,香味沒有散失且組織會很綿密拉絲!好吃是關鍵啦! 第一次發酵的慢發酵(5℃到28℃之間,天然酵種除外),已經讓小麥充分熟成,產生香氣了。 第二次發酵需要快速發酵(35℃到38℃之間,天然酵種除外)的,是讓麪糰體積充分膨脹的過程。所以需要酵母快速生長,酵母在35℃左右生長速度是最快的。 所以二發的外部環境溫度只有嚴格的控制在35℃到38℃之間,熱量通過傳導作用,能讓麪糰溫度得以上升,利於酵母順利繁殖。

  • 第二次發酵容易出現的問題: 一、 外部環境溫度太低,低於28℃以下。 發酵速度會相當緩慢,甚至會超過一個半小時。 麪包非常非常不易長高,且吐司切片時是有小碎渣的,麪包組織狀態只能算良好。 二、 二發開始時,麪糰溫度太低(低於25℃,比如中種的麪糰容易產生此類問題),則二發時也會緩慢,耗時很長也許超過一個半小時。 好在此種情況,若外部環境溫度控制得當(35℃到38℃之間),二發完成時,麪糰溫度能升到32℃左右。 麪包能長大,組織也可以。只是長時間的發酵讓一發產生的香氣都散失掉了。 三、 外部環境溫度高於40℃。 此種條件下出來的吐司應該挺難吃的吧~ 酵母在40℃以上活性會很低的,因為生化反應需要的酶(澱粉酶,麥芽糖酶,蛋白酶)的活性是需要一定的溫度範圍的,25℃到35℃活性都還不錯。超過40℃了酶活性失衡,酵母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失衡,也許還有耐高溫的雜菌生長繁殖。(真的不好吃呢,不細說了) 四、 關於二發上下部溫度不均勻造成的吐司組織不均勻。 需知關鍵點:有區域性熱源的地方,就會有溫差,就會溫度不均勻。 溫度不均勻,就會發酵不均勻,組織就會不均勻!!! (熱傳導是有規律的,必須有溫差,才能升溫和降溫!!!) 第一種不均勻:吐司上部組織良好,下部有發酵過度的粗糙的狀態。 說明下部酵母發酵速度比上部快。也說明吐司麪糰下部溫度比上部溫度高。有熱源在吐司盒子下面吧?比如保持溼度用的溫開水放土司盒子的下方了。 解決方法:二發時溫開水放吐司盒旁邊哦!!! 若是空間不夠,只能放吐司盒下面。那麼,熱水與吐司盒之間的空間,需要放置隔熱板,隔開熱氣對吐司盒底部的集中供暖,避免區域性溫度過高。(我會用無邊烤盤) 第二種不均勻:吐司上部發酵太快,下部沒有發酵充分,有沉積。 還是上下溫度不一致引起的,因為二發時吐司盒是敞開狀態,溫水產生的蒸汽會使麪糰上部溫度就比下部高。 解決方法:二發時要保證外部環境溫度控制在35℃到38℃之間,溼度在75%到85%之間。然後在吐司盒上加溼潤透氣的棉布,然後吐司盒的蓋子反過來,蓋上(上傳的圖中就是),此舉能保證麪糰上下溫度一致,且二發完成時,麪糰溫度能上升到32℃,情況良好~ 五、 二發溼度太大,溼度高於90%。 烘烤完成時,吐司頂部會出現很多白色的氣泡點,就是由於二發溼度大引起的。

  • 重複提醒,以上純粹本人面包小白學習後的個人經驗!!! 做不成功,概不負責!!! 只供參考!!! 不喜勿噴,高手勿噴!!!! 道需流通,何以卻滯! 心不住法,名為流通, 心若住法,名為自縛!——六祖慧能 親們完全可以隨意轉載。 本人也常失敗,沒有一次做到上述條件都控制得很好的,繼續努力! 每家制作情況不同,請君自行調整方案~ 分享好東西,得到最多的其實是自己,舒暢與愉悅只有自己有所體會~ 願我所分享的,剛好就是親需要的! 希望大家都能吃上自己做的好吃的麪包哦~

小貼士

所在的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