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頭菜炒肉絲

綜合評分 7.6
今天這道菜的材料,採用的是我家鄉的特產-襄樊大頭菜。 襄樊大頭菜以質之脆嫩、味之鮮美、香之濃郁、久放不腐而著名。不是生猛海鮮,也不是奇珍異獸,它土得掉渣,平常得就如人們所說的:大「疙瘩」 一個,卻出現在逼仄小巷裏老百姓的飯桌上,也出現在大小飯館裏,閃爍著襄樊人的質樸精神和生活智慧。這就是襄陽大頭菜! 據傳這大頭菜就是諸葛孔明發明的,所以也叫「孔明菜」。相傳東漢末年,諸葛亮隱居襄陽古隆中,有一次小染疾病,他到山上去採藥,發現一種像蘿蔔的東西,挖起來一看又不是蘿蔔。只見這東西拳頭大小,咬一口,不苦不澀,細品一下,還有點辣甜。他想,地上百草能養人,這種東西若沒毒,不也是好菜嗎?於是,他就挖了幾個帶回家,叫妻子炒一盤,想嚐嚐是啥味道。誰知,菜一上桌,全家人一嘗,都稱好吃。問叫啥菜,諸葛亮想了想說,就叫「大頭菜」吧。飯後,他又挖了一些,栽在躬耕田裏。從此,諸葛亮一家經常吃大頭菜。 有一年風調雨順,諸葛亮種的大頭菜長得又肥又大,秋後收了一大堆。諸葛亮將大頭菜洗淨涼幹醃了一缸,第二年拿出來一嘗,竟比新鮮還美味,後來,諸葛亮輔佐劉備聯吳抗曹,因士兵沒菜吃,常使劉備發愁。諸葛亮就派人到襄陽買大頭菜。大頭菜帶起來方便,吃著有味,劉備非常喜歡。打那以後,每逢大戰之前,劉備就派人到襄陽買大頭菜,他的士兵一直沒有缺過菜吃。此後,襄陽的大頭菜越來越有名氣,人們自然想到諸葛亮,爲了不忘他的功勞,大家就把大頭菜叫做「孔明菜」。 每次探親返京時,不管是在機場還是火車站,看見遊客們手裏提的都是大大小小的禮品包裝盒大頭菜,已成了饋贈親友之佳品~~~原來出產的大頭菜,都是清一色的大疙瘩,品種單一。現在品種越來越豐富,口味有麻辣,香油,三鮮,微辣等多種選擇;包裝有大袋小袋,簡裝,精裝等等,適應各種人群需求。 今天偶使用的大頭菜就是直接切好絲的成品。不囉嗦了,上菜嘍~~~

用料

做法

  • 瘦肉切成絲,調入鹽、生抽、老抽、料酒、澱粉攪拌均勻待用

  • 大頭菜絲用水泡5分鐘,去掉鹽分

  • 鍋中倒入油,快速劃散肉絲,加入大頭菜絲、紅椒青椒、蒜片煸炒片刻盛出裝盤

  • 在大頭菜肉絲上撒上白芝麻即可

小貼士

所在的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