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楂果醬

綜合評分 7.0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「赤爪、棠梂、山楂,一物也。古方罕用,故《唐本草》雖有赤爪,後人不知即此也。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,而後遂為要藥。其類有二種,皆生山中:一種小者,山人呼為棠梂子、茅楂、猴楂,可入藥用。樹高數尺,葉有五尖,椏間有刺。三月開五出小白花,實有赤、黃二色,肥者如小林檎,小者如指頭,九月乃熟。其核狀如牽牛子,黑色,甚堅;一種大者,山人呼為羊朹子。樹高丈餘,花葉皆同,但實稍大而黃綠,皮澀肉虛為異爾。初甚酸澀,經霜乃可食,功應相同而採藥者不收」。中醫認為,山楂味酸甘、性微溫,自古以來就成為健脾開胃、消食化滯、活血化痰的良藥,是防治心血管病的理想保健食品,山楂因含三萜類烯酸和黃酮類,也被稱為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「小能手」,生山楂還有消除體內脂肪、減少脂肪吸收的功效。由於山楂富含多種有機酸,它能保持山楂中的維生素C,即使在加熱的情況下,也不致被破壞,所以,山楂糕、山楂片、山楂果醬仍有豐富的維C。中醫認為,山楂只消不補,脾胃須弱者不宜多食;山楂還具收斂及化淤消滯、收縮子宮的作用,故妊娠婦女勿食。

用料

做法

  • 山楂洗乾淨,去柄去核

  • 鍋里加水,放入剖成兩半的山楂果,大火煮沸,撇去浮沫

  • 轉小火,慢燉30分鐘至爛

  • 留一半山楂肉在鍋內,剩餘的一半倒入攪拌機攪成果漿

  • 重新倒入鍋內,小火煮,加入紅糖後,不停地用勺子攪拌20分鐘

  • 直至粘稠即可

小貼士

1、留一半果肉是爲了保證果醬的顆粒感,也可以不留 2、糖量按各自口味新增,用紅糖營養更好 3、取一小勺果醬滴入水中,凝固不散開就好

所在的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