拗九粥

綜合評分 8.6
拗九節(農曆正月廿九日),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。「拗九節」 又稱 「後九節」 、「孝九節」和 「送窮節」。這天清早,家家戶戶都用糯米、紅糖,再加上花生、紅棗、荸薺、桂圓等原料,煮成甜粥,稱為「拗九粥」,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。 已出嫁的女兒,也必定要送一碗「拗九粥」回孃家,孝敬父母(通常在正月廿八,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、蛋、豬蹄等)。 此外,凡是歲數逢九,如九歲、十九歲、二十九歲 (稱「明九」,俗叫「正九」),或是九的倍數,如十八歲、二十七歲、三十六歲 (稱「暗九」),就像做生日一樣,吃一碗太平面 ,以求平安、健康。在福州人的傳統觀念中「九」是不好過的。

用料

做法

  • 第一道工序:浸泡

  • 將糯米浸泡30分鐘,蓮子、各用清水浸泡1小時。浸泡過的糯米不僅煮得透也香;而蓮子由於比較硬,必須浸泡1小時後,煮起來才容易爛。蓮子中間要沒「心」,煮的粥纔不會有苦味

  • 去皮花生先放至高壓鍋煮熟備用

  • 第二道工序:蒸煮

  • 將浸泡過的糯米用手撈起,重新淘洗後放置小蒸籠裡,用旺火蒸10分鐘後(如果用高壓鍋也可,高壓時間一樣)起鍋,加上適量的水,並將事先準備好的紅棗、桂圓乾、蓮子、花生、荸薺一同放入,用飯勺均勻攪拌,再用旺火煮五分鐘

  • 第三道工序:加糖

  • 待糯米開始呈現出黏性時,放入一定數量的紅糖(紅糖放多少因人而異),此時應使用慢火煮3分鐘(如果火太旺,糯米因黏性大容易燒焦)

  • 第四道工序:攪拌

  • 紅糖在糯米飯中全部溶解後,用飯勺輕輕攪拌,糯米飯顏色變紅,即可關火。這過程只需再用1分鐘時間。這樣,一碗濃情孝順粥就煮成了

小貼士

所在的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