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漿豆腐

綜合評分 8.6
做豆腐並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,在我的記憶中,逢年過節時老家里的親戚都會自己做豆腐,只不過現如今磨豆漿有豆漿機,各式設備齊全,也就縮短了制作的時間,一般頭一天晚上泡好豆子,第二天中午午飯前40分鐘開始制作,午飯正好可以吃上熱乎乎的新鮮豆腐。 如果想要一次成功,就仔細閱讀步驟以及步驟之後的小貼士。我第一次做的時候是找當地做豆腐的人去要的酸漿,如果你那沒有這個條件的話,第一次制作就用白醋,然後留下漿水,發酵之後就是酸漿,之後每次做都留出來,就可以了,就想很早以前蒸饅頭都留面引子(老面)是一個道理。

用料

做法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1

    泡黃豆,泡10小時以上,夏天可縮短至6-8小時。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2

    打豆漿,我用的my juicer榨汁機,250g豆子分4次打完的。打豆漿的2000g水可留500g備用,過濾豆漿用。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3

    豆漿過濾,把打好的豆漿倒入屜布袋(某寶買模子時有贈送),濾出豆渣。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4

    豆漿過濾,濾出大部分豆漿後可將留出備用的500g水分幾次倒入豆渣中,讓豆漿過濾更充分。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5

    煮豆漿,煮豆漿宜選擇厚一點的鍋,一邊煮一邊貼鍋底畫圈攪拌,防止糊底。大火開鍋後,關小火繼續熬煮2分鐘。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6

    開鍋後撇去浮沫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7

    降溫,關火後將事先預留的500g清水倒入豆漿,降溫。因為點豆花的溫度需要在80度左右進行,否則不出花,這是關鍵!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8

    點豆花,將事先稀釋好的酸漿用勺子分多次畫圈式和入豆漿。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9

    點豆花,加入第二勺酸漿後開最小火加熱豆漿,以便保持80度的水溫,最小火一直加熱。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10

    點豆花,加入酸漿時隨時觀察豆花狀態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11

    點豆花,繼續加熱,直至豆花越來越多,水越來越清。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12

    直到最後,豆花與水完全分離,關火。隔濾網舀出大部分漿!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13

    留存酸漿,這些漿就可以留出來放在密封罐里儲存,大概3天即可發酵成酸漿,開蓋聞到有股清香的酸味兒即可,漿水依舊清澈!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14

    入模,把豆花放到模具中,模具下方可墊上一個倒扣的碗,提高高度,方便出漿水!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15

    豆花全部倒入,蓋上屜布!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16

    壓制,蓋上模蓋,用手壓出大部分漿水,之後可在上方放置稍微有些重量的物品。如果想吃嫩一點的,壓1-2分鐘即可,如果喜歡老豆腐,就壓制重物5分鐘以上。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17

    壓制成型

  • 酸漿豆腐的做法 步骤18

    連同屜布一起取出放到盤中即可

小貼士

1、250g豆子差不多可以做出1斤多豆腐,這個量適合4-5口人的家庭,一餐多菜的情況下一個菜的量! 2、泡豆時間不宜過長,會影響出漿率。 3、煮豆漿時一定選擇厚底的鍋,邊煮邊攪拌,以防糊鍋。糊鍋後做出來的豆腐有糊味,不好吃。 4、點豆花,放入酸漿時要緩慢勻速不停攪拌,讓酸漿與豆漿充分融合,直到鍋里出現絮狀的豆花,一邊觀察狀態再放酸漿,方子里稀釋後的酸漿並不用全部用完。因為泡豆時間以及磨豆漿的方法都會影響出豆漿率,所以點豆花時根據出豆花的狀態來控制酸漿的使用量,如果用的過多,做出來的豆腐就會有些酸。

所在的分類